一、 何謂校正追溯?
”校正”二字在字面上的意義,像是將儀器”校調至準確”。 但因各家儀器皆有自家的標準及或隱藏設定,不對外公開,故非原廠無法調整。且身為校正實驗室須站在公正、客觀的立場來執行校正作業,不可任意變更調整送校件設定。
所以實際上實驗室系統的"校正追溯"並不是”將儀器調整至準確”的作業。 而是提供儀器"校正追溯"至國家標準的證明,其中"校正追溯" 的定義為:
儀器的顯示值經過認證實驗室的量測比對才能獲得準確的修正量,這種量測比對的過程,就稱為校正。
根據其修正量將儀器顯示值修正回歸至國家標準值,即為追溯。
使用者根據認證實驗室提供之校正報告中的修正量(器差)來修正顯示值,即完成"追溯"動作。敝實驗室所有流量標準均直接追溯至國家實驗室,故經敝實驗室校正報告證明,即能證明有效追溯至國家實驗室標準。
二、為何需要校正?
- 儀器廠商生產儀器時可能沒有將所有輔助生產之儀器、設備進行校正追溯,故儀器與國家標準仍存在未知的器差與不確定度,對於其"標準"尚有疑義。
- 或儀器隨著使用時間,可能有產生磨耗、零件衰退、積塵…等等因素導致顯示值漸漸不準確時。
- 量測數據會用於計價、精密計量、研究計量…等用途,需要客觀、準確的量測值時。
此時應將儀器送至經過認證的實驗室,進行儀器的校正。 藉由認證實驗室出具之校正報告,來進行校正追溯,使儀器計量值能銜接至國家標準。
三、校正報告的內容?
認證實驗室必須站在客觀的立場,公正的對每個送校流量計作嚴謹的流量器差量測。 儀器送至認證實驗室執行校正作業後,會得到:
- 按照實驗室校正程序執行精密量測測得的"顯示值器差"(也就是顯示值修正量)
- 校正過程中所有的影響性評估累計之"量測不確定度"。
包含有以上兩種數據,才算是一份完整的實驗室校正報告。 報告中也應對校正執行時的相關條件、環境、使用儀器及其追溯等作詳盡的描述。
其中儀器顯示值可以是錶頭讀值、類比訊號4-20mA 或 0-5V輸出、或RS-232/485數位通訊等的其中一種。
四、校正報告數據如何使用?
儀器在得到有器差值(修正量)與量測不確定度的實驗室校正報告後,送校者可將儀器顯示值的數據,根據校正報告的器差值將儀器的顯示值修正至國家標準值。此補正動作的執行,即為追溯。
“量測不確定度"代表的是此次校正作業得到的器差值在95%的信心水準下的準確區間。一般僅認證實驗室有能力與信度對此值做評估作為追溯傳遞使用。對一般送校者而言可觀察若此值偏大,代表可能此儀器顯示值輸出擺幅較大,較不穩定,供送校者參考用。
五、TAF全國認證基金會簡介:
全國認證基金會TAF((Taiwan Accreditation Foundation)的前身即為中華民國實驗室認證體系CNLA(Chinese National Laboratory Accreditation),奉經濟部命令,由經濟部標準局推動於2004年成立的非營利機構,主要負責國內實驗室、檢驗機構的品質與技術能力的相關評鑑、認可、依據各國際標準ISO/IEC 17025/17020/15089等條文需求來判定機構能力與符合性並核發證書。 並與國際認證聯盟ILAC(國際實驗室認證聯盟)、APLAC(亞太實驗室認證聯盟)串聯簽署互相承認協議,獲得TAF核發認證之實驗室出具之報告即可在全世界各認證聯盟國63個經濟體中獲得承認的效力。 簡單說:TAF為台灣對世界實驗室系統與國際標準系統連接的負責單位。
而本實驗室系統已在2009年已通過TAF之ISO/IEC17025認證並持續展延認證,所出具之TAF報告可被國內政府機關各單位、TAF-iLAC報告可被國外全世界63個主要國家所承認認可。